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正式实施,对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行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虽然目前《实施条例》并未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提出明确限制,但教育部已将修订《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暂行管理办法》纳入了2021年工作重点。
难道政策要对纯外籍国际学校下手了?最近发现小部分纯外籍国际学校纷纷修改了名字。不少家长都在担心自家子女所在读的国际学校会不会受到影响?
今天带大家了解深圳有哪些学校改名了?政策是怎么规定的?政策之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如何发展?
有哪些纯外籍国际学校改名字了?
近期改名字的纯外籍国际学校主要有南山国际,据悉蛇口国际也更改了名字,但学校官方还未公布,因此暂时还不确定。
南山国际
2002年 深圳南山中加学校国际部
2010年 南山国际学校 ISNS
2021年 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成立于2002年,由加拿大纽宾士省政府及加拿大加皇国际教育集团共同创办。学校提供幼儿园到高中K12年级教育的学校,目前已有近6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台湾,香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等。
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提供全英的加拿大公立学校课程。加拿大公立学校课程具备国际化标准,毕业生持学校的成绩单将会被全世界范围的大学认可。
除了现有国际认证的加拿大课程之外,深圳市南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2016年8月1号通过了IB全课程认证,是一家通过IB全课程认证的国际学校。
【招生阶段】幼、小、初、高
【开设课程】IB、加拿大课程
【招生要求】外籍或港澳台学生
【学校位置】南山区
除了外籍国际学校更改了名字外,近两年也有部分民办国际化学校更名了。
民办国际化学校
湾区学校
2017年 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岗)国际部 SLIS
2020年 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 SGA
太子湾
2016年 深圳市南山中英文学校实验部 NCIC
2021年 太子湾实验部 The Bay Academy
福港艺林
2004年 深圳艺校福田泰然小学
2019年 深圳福田泰然学校
2021年 深圳福港艺林学校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称
国家早有规范!
其实早在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关工作的意见》,其中对只招收外籍学生的学校命名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其外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相符;
●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名称应当反映不同国别普通教育的性质、层次和类别,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全球”等字样;
● 名称前应加上所在省份或城市的名称,同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必须作为学校名称后缀使用;
2020年,中央审议通过《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已明确表示:“民办学校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国际’‘全球’等字样。
加上近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更是对民办学校的名称做出了严格要求:民办学校只能使用一个名称,且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含有可能引发歧义的文字或者含有可能误导公众的其他法人名称。
所以这也说得通为什么不少国际学校开始纷纷改名字了。
政策之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如何发展?
现行的《实施条例》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进行了严格的规范,短期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似乎游离在监管之外,但从长远看事实并非如此。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角色定位为服务于真正的外籍人员。从2016年开始,很多家长开始扎堆为孩子办理一些国家护照,以求让孩子进入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接触最纯正的国际教材与教育。
这几年,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不断的悄悄出现在大家的视野。截至2021年9月获认证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量已达130所。
观察近五年来获认证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量变化可以发现,2021年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数量,出现了近五年来的第一次小幅上扬,较2020年上涨了17所。可以看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几乎由中国人民撑起了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