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教育改革的势头愈演愈烈,从“双减”政策出台,到培训机构的“清理”,再到现在对民办学校的整改,都不难看出国家实现教育公平的决心。其实,早在2020年深圳就有上百所幼儿园由民转公。按照广东省的政策要求,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是普惠园(公办园和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在2020年普惠园必须达到80%;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的占比要达到50%。而时至今日,国家开始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动手”了。“公参民”学校会全部转成公办吗?民办学校以后都不被审批了吗?今天就来给大家重点讲解一下国家整改“公参民”一事以及深圳的国际学校会不会受到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确“公参民”到底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有公办学校参与的民办学校。在民间,这种公参民的学校也被称作“假民办”。
“公参民”学校主要有三类:
1.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2.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3.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在上述提及的三类“公参民”学校中,前两类需要转为公办学校,第三类,即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只要符合“六独立”要求(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让公办学校完全撤离,改掉校名,仍可继续作为民办性质而存在。
当然,若是与公办学校协商一致,也可转为公办学校。
若不符合“六独立”要求,则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整改,整改不过关便只能转为公办学校或停止办学。
除了对现有的“公参民”学校进行整改以外,9月1日政府开始施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条例中表明新的“公参民”学校将不会再被审批。
有人认为这一系列整改都是为了打击民办教育,但其实不然。让这些“假民办”一直存在,利用国有的教育资源办“校中校”、“校外校”,才是真的给民办教育的发展堵路。
“公参民”学校一边用着国有资源办学,一边又以民办的收费机制敛财,严重打破了教育资源应有的平衡,造成学校之间不公平的竞争。
如今,国家全面整改“公参民”,明确它们的学校性质、分明界限,从根源上阻止了民办教育的乱象。
对于“公参民”所引起的“动荡”,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忧。这次的整改可以淘汰掉那些自身实力不足,从前只是“狐假虎威”的民办学校,留下来的反而是那些离开公办资源以后,本校资源依然充足,教学水平依然在线的好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帮助家长“排雷”了!
那么已经在读“公参民”学校的孩子要怎么办呢?国家的政策已经说明了会给予学校两年的时间平稳过渡,处理好内部体制等问题,不会一下子让家长和孩子措手不及。
其实,早在今年四月重庆就已经开始整改“公参民”学校了。像北碚区西大两江实验学校、巴南区全善学校、巴南区融汇清华中学、九龙坡区育才成功学校等6所学校已确定转为公办学校。一听说“公参民”学校要改成公办,很多家长都表示担忧。当初自己花钱送孩子进民办学校,为的就是民办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结果现在学校转了公办,没了自主权,学校的教育理念会改变吗?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还会高吗?择校君认为,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其实取决于地方政府。民转公意味着办学从“家长买单”变成了“政府买单”。若是改制以后,政府的钱到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应该还有一定的保障。可若是钱不到位,那么学校的教学质量可能就“凉凉”了。不少家长担忧,那些整改后完全转为民办的学校,失去了公办学校作为支撑,教学质量会不会也下降?择校君认为不会,并且还有可能越办越好。前文已经说了,整改“公参民”会把那些办学质量本身就差劲的学校给择出去,留下的是那些就算没了公办学校,也伤不到根基的好学校!在把不好的学校清理掉以后,民办教育的发展之路便明朗了,这些“幸存”下来的民办学校自然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没了公立学校的支撑,这些民办学校的自主权会更高,不过学费也很可能会上涨。这对它们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择校君认为,它们若是能把握机遇,拥有足够的经费,日后能引进的教育资源是会越来越好的。其实,“公参民”学校的整改对于深圳大部分的国际学校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深圳的国际学校主要拿的都是纯外籍资质、民办资质或者培训资质。它们和公办学校基本没有任何关系。有关系的,比如万科梅沙书院,它是由万科和深圳中学联办的,但它只有高中,而政策所波及的范围仅是义务教育阶段,故万科梅沙书院从原则上来讲并不会受到影响。再比如第三高级中学的国际部,该校十几个国际项目都是由独立民间资本在做的,并且营利的金额学校还占大头。不过,三高是公立学校,尽管开设了国际项目,但也没有自主招生,学生必须通过中考才能进校。况且国际部也只是高中才有,原则上讲也不会受到影响。目前,四川、江苏、湖南等省已经官方宣布停止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并且要求现有的民办学校学生人数要下调到义务教育比重的5%以下。而离我们很近的广州也早已正式宣布停止审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由此可见,国家对于民办学校整改的脚步还没有停止。虽然现在国家并没有对所有的民办学校“赶尽杀绝”,整改的方向主要针对“公参民”,可在未来,“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被审批”这一政策一旦在全国范围内落实,民办学校恐怕“前程难料”。目前还在建设中的新学校,在未来的牌照审批上可能会遇到问题,比如德威书院、博石、查特豪斯、博颂莱爵等。但一切都仍是未知之数,具体还要看政策如何实施以及学校对于政策的应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