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牛津大学发布了年度录取数据统计报告:2020年共收到了23,414份申请,发放了3,932份offer,最终录取只有3,695人。申请人数连续5年增长,总申请数从2016年的19,164上升至2020年的23,414,上升了约22.2%。其中,有2950个录取名额被英国本土学生占据,中国学生以425人的录取数量成为国际学生第一大群体,约占国际留学生1/3的比例。
从牛津大学发布的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即使在当前形势下,留学趋势依然火热,而中国学生拿到海外录取offer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也与国内国际学校教育教学息息相关。很多家庭为孩子规划的是一条出国留学道路,为了让孩子尽早适应海外学习环境,会选择让孩子在国内就读国际学校,而且国际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也有利于申请海外大学的申请。有的家庭规划早,会选择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就读国际学校,而有的是打算从体制内学校转到国际学校,比如高中阶段转入国际学校就是很多家庭的选择。
对于这一类从体制内学校转入国际学校的孩子来说,正面临着一个不小的考验:如何快速衔接国际课程?国际学校的课程、授课方式、教育教学等,都和体制内学校有较大的区别,前者是为了海外大学申请的综合素质教育,后者是为了参加高考的传统应试教育。有很多第一次接触国际课程的孩子,往往会因为了解不足导致处于学习一脸懵的状态,以至于影响了学习进度。
从体制内转国际学校如何快速衔接国际课程?直说择校建议需要先了解国际学校的特点。
国际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和体制内学校有很大不同,国际学校采用的主流课程包括A-Level、AP、IB三大课程体系以及澳洲VCE、加拿大课程等其他课程体系,每种课程体系留学方向不同,且均有各自的优势。所以对于很多国际课程没有接触过的孩子来讲,需要确定留学方向,从零开始,提前了解国际学校课程内容并进行预习掌握国际课程基础知识,体验与体制内学校学科不同的国际课程多种类学科学习。
国际学校授课方式是采取全英文教学或者中英双语教学,如果英语基础较弱,那么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即使在体制内学校时英语成绩很好,但也仅限于读写能力,在听说能力上则弱很多。另外,在国际学校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用英文交流是常态。所以这就需要提早开始英语能力的提升计划,提前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夯实英语基础,全方面提高英语水平。
和体制内学校采用的大班制课堂相比,国际学校采用的是小班制教学,人数在20人左右。小班制教学能够让老师更有精力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培养其个性发展,做好家校协同培育,且和学生之间有更好的互动性。但是从体制内转入国际学校的孩子,面对小班制老师的关注可能会一时无所适从,不太敢于展现自己,导致课堂表现不是很理想,需要快速适应小班制课堂,融入国际学校学习环境。在正式入学前,利用暑假可以参加一些国际学校或开设的小班制课程,进行小型课堂学习,提前适应国际学校的授课方式。
和体制内学校“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同的是,国际学校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并发展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前者处于被动学习,后者是主动探索。对于自律性强的学生来说,进入国际学校学习往往如鱼得水,但对于自律性比较差的学习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快速融入国际学校的学习环境,甚至会度过一段时间的迷茫期,不知道从何处学起。可以提早接触国际课程,参加国际学校开设的一些夏令营等活动提前适应,而且国际学校也会帮助其适应其学习环境和授课方式,做好从体制内学校到国际学校的过渡。
以上就是从体制内如何快速衔接国际学校课程的一些帮助了,也不必过于担心无法融入国际学校学习环境,只要先了解了这些,剩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国际学校了,一所适合的国际学校不仅会帮助你的孩子快速衔接课程,还会如虎添翼,助力圆梦世界名校。至于怎么选?深圳地区家长们当然是要来参加这样一场展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