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近几年中发展尤为迅速!特别是上海地区的国际学校,学校数量已经超过北京,成为国内第一。市场总是跟着需求走的,可见上海父母对国际教育也是越来越认可。咨询家长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有备孕的父母、有孩子才几个月大的父母、有要为孩子转学的父母、有孩子已经高二的父母等等。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父母对国际教育的认知多多少少存在着误区!
做每件事都会有个目的性,有了目的性,我们行动的过程就会有方向,出现的偏差也会在可控的范围内。择校也是如此,我认同的教育理念是什么?选择学校的标准是什么?孩子留学哪个国家?希望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等等。但是许多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国际学校?
| 别人家的孩子都上,自家孩子一定得上 |
一位家长曾说,他要把四年级的儿子转到一家国际学校去。我问他,理由是什么。他说:我是做投资的,突然有一天早上我的朋友圈的合作伙伴、同事的孩子,要不转到国际学校了,要不就已经出国读中学了。他突然发现他和别人不一样了,他的孩子走的道路和其他孩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很紧张,很焦虑,他说他要让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走一样的道路,这是他选择国际学校原因。
这是选择国际学校最大的误区,攀比。我们可以和别人比任何东西,只有一个东西是我们无法来攀比的,那就是孩子的教育道路。因为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不能因为家长的面子而去证明给别人看:这是一个有支付能力的家庭,我是一个精英阶层,我要让我的孩子读和其他人一样的学校。是一个错误的价值观。
| 读国际学校减轻孩子负担 |
为什么选择国际学校?给自己减负,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原因。
公立学校很累,班主任每天给家长发短信,说要干这干那。有背不完的书、写不完的试卷、数不清的考试......中考结束后,还有高考,都是不能出现失误决定命运的考试。但如果孩子选择的一家国际学校,或走国际教育道路,这个孩子本科将是一所美国的本科院校,我们看一下美国本科院校的考试有多少。
托福考试每年都有40次,SAT考试每年有7次,ACT考试有6次,AP考试最少了,每年还有1次。我是一个国际学校的家长,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去参加哪一类考试,我都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研究。
所以,尽管选择国际学校,我们不但不减负,反而会增加很多负担,花很多精力了解国际教育项目,因为它对我们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是陌生的。除了教育方式的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得跟着变,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
家长不轻松,孩子也不轻松。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到了国际学校,入校后,就会发现他的家庭作业变了一个模式——写学术论文。两三周交一次,这和国外大学的教育一样。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要接受成人大学的教育,要用英文写论文,我想不会有孩子会觉得轻松。如果家长抱着给孩子减负的态度选择国际教育,是一种误区。国际学校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并不轻松,但是他不会累!他让孩子心甘情愿、有动力去做一件事!
| 国际学校是世界名校的捷径 |
有些家长认为,选择国际学校,就能进国际名校。国际学校每年有很多学生去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那我的孩子去国际学校是不是也能进世界名校了呢?
首先,孩子和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保证所有孩子都能进最顶尖的大学。家长除了关注国际学校优秀的升学榜外,那些成绩不如意的孩子,他们的去处是哪里呢?我看过一个数据是说,真正进到海外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的主力军并不是国际学校的学生,也不是那些“美高党”,那谁才是主力呢?反而是那些双线作战的人,既在准备雅思托福,又在准备高考!
什么时候转入国际学校最合适?
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国际教育,那就要着手思考,什么时候让孩子转入国际学校?下面我们看一组调查数据:
|您/您的孩子(下同)是哪个年级毕业后转如国际学校的?|
根据调查,目前学生转入国际学校的最热门年级依次是:
G9>G1>G6>G8。而在G2,G3毕业后转入国际学校的人数最少。
究其原因,目前国际学校的认知度虽然在不断增强,但是初三毕业依然是最高峰。家长更愿意让孩子接受完国内9年义务教育之后再去读国际课程,国际学校。当然,除了意识方面的原因,经济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一般来说从小学就开始读国际学校并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起的。
而随着70后,80后家长大军不断增多,他们中有一些从思想意识上较认可国际教育;从经济上也能承受得起,所以在G1转入国际学校的学生也较多。
|刚转入国际学校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普遍来看,刚转入国际学校最大的困难都是听不懂全英文授课,其次是对外教的授课方式还不能很快适应。所以,家长一直追求的全外教授课也得细细思考,你的孩子是否真的能适应?中西结合的方式,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良方!
|你用了多久克服了困难?|
一半学生用了三个月时间就顺利适应,大部分半年内都已适应。
|您认为具有哪些特点的学生更适合读国际学校?|
国际教育相比较体制内教育,更看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社交等,将来留学,孩子得只身一人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更是对性格、社交、自我管理的重大考验,所以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国际学校,未来的教育将会越来越强调“ 因材施教 ”。
总结
就一些教育专家的意见,小学4、5年级是转到国际学校的最佳时机。因为公立教育尽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对于中文书写的基础训练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看似不人道的严格训练,也可以帮小孩子养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有体制内学习经历后,当学生转入氛围更宽松的国际学校,对比以前相对死板的教育方式90%以上的孩子会觉得很快乐。而之前养成的一些中文基本功和学习习惯也可以延续。
但是从小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对家庭的经济实力要求也是极高的。加之国际教育新兴并未多久,许多孩子都是在初中、高中阶段转入。所以关于孩子在什么时间段转入国际学校这个话题,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家长,所以说家长的整体规划,明确教育预期非常重要,在选择公立学校或国际学校,千万不能模棱两可。毕竟国际学校是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