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际学校以名校、高质量教育、明星家长吸引着大家。
但同时也因不同于体制内的教学模式、高昂的学费让人望而却步。
“国际学校师资如何?”
“读了国际学校就能上世界名校?”
“我家孩子能上国际学校吗?”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上海TOP级上实剑桥的国际老师Libby。
关于国际学校教学、课程、学业压力、升学....,听一听Libby老师怎么说。
什么条件,才能应聘国际学校老师?
我是Libby,目前在上实剑桥任G2年级的英语老师。2019年底,我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教育研究生毕业,本科是英语和金融双学位,因为我中学时期就是在上海比较有名的国际学校读书,所以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就是能成为一名国际学校的教师。毕业后,我在新东方当过雅思和托福的老师,本科毕业后也去了母校实习了一段时间,研究生毕业回国以后还去了一所大专学校教学了一段时间作为过渡。在面试上实剑桥之前,我投了好多学校的简历,只要是有招聘需求的国际高中我基本上都有投。因为我是求职英语教师,所以,面试官基本都是英语教研组负责人,他们对高中英语老师的要求首先必须是海外知名学校的研究生,至少QS前100吧,大家能叫得上名字的那些海外名校。当然,本科学校也是一个考核的标准,如果是二本三本院校或者国外不知名学校,可能简历关都到不了。面试上实剑桥之前,我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因为之前在母校实习过一段时间,当时基本每一节课都有人来听,所以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写了讲稿,同时ppt我也会按照课堂设计做很多动画,兼顾到学生和我的互动,尽量启发学生。在上实剑桥试讲中,我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准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试讲一定要全英语。当时我准备了一堂托福综合写作课,为了和学生有互动,我还设计了一个折纸环节,让学生动手把白纸折成一块块的,进行板块性听写,之后这个小设计还获得了教研组长的赞同。他当时对我说觉得我上课水平不像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很有条理,口语发音也很不错,比大多数在校的老师都要好,ppt设计的也很好看,尤其是上课活动设计的非常有新意,总之上完试讲课立刻就签约了,根本就没等几天。关于国际学校的薪资也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我的薪资是1w加,当然具体会看个人能力增加,班主任的话每个月会有1500的补贴。国际学校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有个性,有什么想法都会直接和老师表达。不像公立学校,大家都觉得老师是比较遥远的,不太敢接近老师。虽然国际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家庭条件非常的好,但是他们其实无非就是衣服鞋子可能会贵一些,家长会给他们买一些比较贵的东西,但是当这些东西大家都有的时候,反而也都习以为常了。其他的东西和普通学生没什么差别,他们也会在课后去学校外面的路边摊买便宜的小吃,被老师批评了也会觉得很难过,考得不好会来找老师偷偷哭诉。学生的性格的话,我觉得就是比较敢说吧,不像公立学校那么压抑,和我关系好的学生很多,他们很愿意来和我说他们的情况,也有可能我自己也是国际学校出来的,所以我比较能够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虽然他们很有个性,但面对考试还是会认真准备,毕竟没有好的成绩,是无法申请好的大学的。公立学校主要看的是最后一次高考,但是对于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语言方面就有很多种选择,去英国的话可以选择的语言考试就有多邻国,雅思,ESOL, 爱德思,o-level。语言有很多次考试的机会,一次挑战不过,下一次继续战斗,这点就比高考要轻松很多了。很多学生在IGCSE阶段就开始接触雅思了,一直考到能够申请自己理想的大学的分数要求就行了,一般是总分6.5,小分达到6.0分。牛津剑桥要求高一些,总分7.5,小分7.0分。除此之外,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A-LEVEL两个年级分别考完所有的学科,当中没考过的学科还能重新再报名。一年a-level考试有两次机会,这方面就比公立学校学生多了很多准备时间。假如一个学生在A1年级就拿到了合格的语言分数,到了A2年级只需要专注于一两门学科,例如高数,物理的学习即可。上面我说了国际学校的考试机会比较多,所以很多学生没有到最后一刻,都很放松,但是不建议这样。有好多孩子就是,在igcse阶段就没有好好学习,直到a-level阶段开始抓紧所有学科,最后发现英语基础根本没法靠短时间赶上,所以国际高中的孩子一定要有很强的自律性。如果到申请阶段,你雅思不过关,ESOL成绩也不达标,最终是没有大学会接收的。
在上实剑桥,我带了三个班级,其中一个班级是比较差的B班,上课没几个人认真听讲,上课准备的一些互动环节,也没人能够答得上来。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老师,首先我会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进度,在给这个班级上课的时候,尽量放慢速度,照顾到每个愿意听课的同学,让他们能跟上我讲的内容。慢慢地就发现上课氛围跟以前不一样了,很多时候老师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愿不愿意听讲。很多学生本身成绩就非常不错,就是冲着国外排名靠前的大学来的。所以在考虑是否要送孩子上国际学校之前,家长要充分了解未来的规划,而不是单纯把国际学校当成逃避体制内学业压力的方案。另外就是英语很重要,学科类的内容并没有体制内的难,但是学科都是用英语来出题的,如果英语不好,看不懂题目那也是很大的障碍。家长要考虑到孩子是否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如果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建议还是提高一下英语的基础,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学校的课程。其实在国际学校当老师,压力不比公立学校老师少,但是国际学校的氛围是我非常喜欢的,学生敢想敢问,课堂轻松活跃。关于Libby老师的分享,不知看后,你有没有什么启发呢?如果大家还想要了解国际学校的一些内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