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学生都太苦,填鸭式教学、唯分数论、厮杀惨烈的高考……不像欧美,提倡宽松、自由、快乐、平等,讲究素质教育、快乐教育。”
提起快乐教育,大家想到的就是没有学习压力、作业少,上学和玩乐一样愉快轻松。
而“快乐教育”总是和美国连在一起。但是,美国的教育真的那么轻松快乐吗?美国的家长不鸡娃吗?美国的学生不内卷吗?
有着多年国内外教育经验的Abby老师今天来和我们分享国外的“快乐教育”真相。
Abby Hao
爱丁堡大学教育学硕士,现任教于知名高中国际部。热爱教育事业、喜欢钻研语言学习、擅长侃大山。
01 快乐教育的真相
公立 VS 私立
美国的教育,即大学前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部分。
事实上,美国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鸿沟。美国一所高中的校长甚至说过这样的话:
“美国的大学分两类,一类是公立学校,培养为这个国家工作的人。一类是私立学校,培养领导这个国家发展的人,就是所谓精英。”
进入优质的私立小学、中学读书,则是几乎拿到了精英大学的入场券。
其中,公立学校大多奉行的是“快乐教育”。但你知道真实美国的快乐教育是什么样的吗?
快乐教育=“辍学工厂”。在美国,一些公立学校本称为“辍学工厂”。这些学校臭名昭著,里面的学生混迹街头,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迷恋酒精、性和暴力。
警察和公立学校入口
如果学生一直接受着这样的“快乐教育”,即在本地公立中学读书,出路一般是读两年社区大学,当个护士、秘书、修车技工。
还有些高中毕业,直接去和父辈一起,继续当工人、餐厅服务员;也有一些去了普通州立大学,将来找份普通工作。
接受公立中学的快乐教育,几乎等于无缘美国社会中上层的工作:医生、律师、华尔街金融精英、硅谷技术新贵......
很多公立学校的学生学术水平非常低。很多孩子上小学2年级了还不会写自己的英文名字,到了初中数学还不会除法和分数。
多少中国的家长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13岁了还无法比较1/15和20%的大小呢?
这就是美国快乐教育下残酷的真相。
02 为什么快乐教育会失败?
美国公立教育的失败大致可以归结于快乐教育和娱乐教育的混淆。
另外,美国的反智(anti-intellectualism)传统(即对知识精英的蔑视)和美国的商业传统也使其重视快乐教育。
基于此,有些美国教育者认为不应该给小孩子灌输任何东西,而是要尊重他们的想法。
但是,创造的定义是对固有模式的克服与反叛。如果你连固有的模式都没有,你能反叛什么呢?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他们需要先被给予一套固有的模式与系统——那就是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03 美国中产家庭的鸡娃路
无数美国中产精英家庭事实上都在为子女的教育做出非凡的努力:
参加各种花费不菲的海外志愿活动、学习Advanced Placement (AP)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从小学开始参加持续烧金的全面的兴趣爱好(运动舞蹈多点发展)、刷榜全美数学物理化学综合各种竞赛......
披着“快乐教育”外衣的优秀美国学生其实也“内卷”。
而国外家长鸡娃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超前学习
不少人都认为美国中小学生接受的数学教育比中国简单那么多,为什么美国人能做出超强的科技?
那是因为大家对美国中小学的了解,还停留在公立校。而私立校的进度,是超前很多的,甚至超前中国。
例如优秀私立小学一年级对孩子的要求相当于公立校的三年级。
在一所私立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上,已经开始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还有加法的两步计算(3个数连加)。
这甚至比中国的教学进度还要快,因为两步计算在中国是二年级的要求。
对于小学前,大约5岁之前的孩子,随着近几年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简称)教育开始大热,美国很多父母甚至注重开发幼儿的科学家、工程师思维。
根据美国玩具协会的调查,50%的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5岁左右开始学习编程。
而在为申请大学所作的努力上,美国的学生走得更远。
SAT考试,也就是美国高考,这是美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以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不过为了让申请更具竞争力,很多学生还学习AP课程。
不少美国高中生选修的AP课程就是美高的大学先修课程或者说是美国大学选修课程。
很多优秀的高中生已经学完了微积分AB,微积分BC,统计学,物理B等大学要求的知识。
2.才艺特长培养
为了进入精英大学,除了优秀的学习成绩,引人注目的才艺特长更是制胜的关键。
才艺特长的培养可以说是精英家庭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烧钱”的重头戏。根据统计,美国前100名大学的学生平均参与了4项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鸡娃”战有时甚至会从幼儿园开始打响,孩子一般三、四岁就开始练习体操、游泳、冰上运动、球类运动,学习小提琴、钢琴、舞蹈。
其次,根据皮尤中心2015年的数据,在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的北美家庭中,有84%的孩子参加体育训练,64%的孩子做过志愿者,62%的孩子上音乐、舞蹈或其他艺术课。
即使在年收入低于30000美元的家庭中,也有59%的儿童做过志愿者,37%的孩子参加体育活动,41%的人上美术课。
这些才艺中,体育更是重中之重,因为体育可以说是最容易考上大学的捷径。
在哈佛大学,同样的成绩,体育特长生的录取率是83%,普通学生只有16%。
而且体育特长生还能拿到奖学金,多的甚至能包括这个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这就激励家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给孩子训练体育项目。
并且体育项目的出色可不是一日之功,都需要旷日持久的训练。一开始家长往往会请一些私教,之后孩子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装备、旅行,均会产生大量的费用。
数据显示,一名进入“藤校”的学生,其家庭在其体育培养方面的投资,大概在50000美元。
再以进入顶级美国名校不可缺少的特长——音乐为例。美国很多家庭的做法是在孩子10岁前给孩子请私教,10岁之后送到专业的音乐学院就读系统的项目。
像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的青少年项目(类似课外培训班),一个课程的价格往往上万美元。
而好的乐器装备价格更是不菲!整个青年时期的培养总费用,据估计在10万美元!
美国家长在孩子才艺特长方面花费的金钱、精力,绝不比中国一线城市家长少。
04 鸡娃不分国界
在美国,精英大学里有着25%富豪家庭的后代,而进入精英大学的最佳路径是私立教育、是精细育儿、是鸡娃。
“快乐教育”只是给美国普通家庭的一味麻醉剂。而美国的精英家庭,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鸡娃内卷也很严重,甚至比起中国家长有过之而无不及。
鸡娃不分国界,教育永远是通往上层阶层的最佳投资。优秀的孩子永远都是全方面发展并且抓紧时间努力奋斗的。
真正的精英阶层,不论国籍,都在全方面精细育儿。
因为精英阶层对孩子报有更高的期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比自己更好。家长们一定要谨记,不要被“快乐教育”蒙蔽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