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联盟之一,LSE长久以来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而LSE的社会科学及管理领域专业尤其出众,连续五年世界排名第二(第一是哈佛大学)。
在这些专业中,能拿到政治经济系offer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光华剑桥的陈畅远同学,就是拿到这一offer的幸运儿之一,实在是太强了!
今天,她就要将这一路的珍贵经验讲给我们听!
陈畅远
光华剑桥2020届毕业生,曾任光华剑桥学生会主席
共斩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华威大学、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等数枚世界名校offer
选专业
—— 勇于试错,方能找到真正所爱
对于申请英国大学来说,选择一门适合自己且自己深爱的专业非常重要,在选择专业上,她经历了几个阶段。
历史
在Pre年级的时候,陈畅远同学的对历史很感兴趣,且成绩优异。为了延伸历史知识面,她特别请教了就读于牛津大学历史与经济系的学姐,请她推荐了一系列历史课外书。
学姐推荐了《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四本书,但陈畅远只“啃”完了四分之一。
通过阅读历史名著,她发现自己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大。
数学
陈畅远的数学校内成绩也很不错,她也思考过自己适不适合去学数学专业。
但通过备考剑桥数学系STEP考试,她发现自己在更深度的数学思考方面并不突出。
通过这两次试错,陈畅远总结出来了一个道理:校内考试成绩好不代表你学习这门课潜力好,也不代表你对某一专业真正感兴趣。
而“勇于试错”,则能帮助你找到真正所爱的专业。
政治经济
陈畅远说,参加校辩论社是她高中阶段最不会令自己后悔的决定。
辩论贯穿着陈畅远的高中生活,是她的“第七门课”。在辩论社,陈畅远和朋友们讨论着中国是否应该斡旋巴以和谈,人工智能的利与弊……
因为辩论,她开始深层次思考这些社会问题,而不是浮于新闻报道的表面信息,这些经历都培养了她对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思考。
“初中时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最后会申请政治经济系,而申请这个专业,辩论社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陈畅远同学说:“我认为真正适合的专业,就是你学到(专业)比较难的部分的时候,你不觉得痛苦,甚至你还可以突破自我去攻克它。
如果做不到的话,那就不要选它作为你的专业,即使校内成绩好也不能代表什么,因为高中的功课真的没那么难。”
谈学习
—— 自觉与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
时间管理
陈畅远说,国际学校和体制内高中最大的不同,是更需要自觉。
体制内的同学高考,每个人考的科目都差不多,比如大家都考语数外,老师们盯得也很紧。
但在国际学校,大多数老师不会穷追猛打的逼着你学,发完题册,安排完怎么刷题后,自觉不自觉就完全靠自己了。
所以,非常重要的就是自觉与合理安排时间。
陈畅远说,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比如八点半下了晚自习,距离熄灯其实还有一个多小时时间,早上时间也可以利用起来,我们07:50才点名,像我的话一般07:10就到教室里看书。”
除了会利用时间,陈畅远说,自己是一个非常依赖于时间计划表的人:“我非常的注重规则,还有time table,我会每天列早上,中午,晚上的自由时间,以及下午都要做什么。
而且我甚至喜欢提前两个星期就开始列计划表。尤其是到期中,期末考的时候,经常就提前三个星期就开始复习了。
每次划掉那些计划时,就会很有成就感,所以效率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
学科学习
关于学科学习,陈畅远也有话要说。
经济是她的强项,她的建议是,学经济一定要理解为主,不要死记硬背,要是理解了,你写作文就可以行云流水。
对于跌过跟头的化学,她说,之前学化学总是提不起精神。后来弃课了三个月,寒假又捡起来了,现在也逐渐跟上了大家节奏。
所以要是遇到一个自己不太擅长的科目,但是你又一定需要他的成绩的时候,就尽管迎难而上。
她还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数学成绩。
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经济比较偏文科,但是到了大学,它还是会结合很多数学的知识,如果时间允许,她还推荐大家学学高数。
说申请
—— 要保持心态平和
心态
关于申请,陈畅远说,申请人文专业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
因为人文专业给offer给的是很慢的,不像理科或者是地理,有的三天就能够拿到一份预录取。
她的第一份华威大学预录取是50天后才来的,那50天之间心态就不太好,现在想想也不必那么紧张。
所以她希望学弟学妹们如果申请人文专业的话就可以不要那么慌张,反正offer总是会来的。西方教育最引以为豪的就是他们的人文专业,我们是在挑战他们的最高峰。
英国本土学生,还有其他国家的同学们,他们也都更喜欢这些人文科目,所以难度一定是存在的,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关于PS
关于人文学科非常重要的PS,陈畅远同学认为,主要需要体现两点:一个是你为什么适合学习这门科目,另外一个是你为什么真心热爱这门科目。
适合学习就是说你身上有什么独特的品质,这种特质是能够允许你学好这门科目的。
她说:“我在辩论社待了很久,在政治的辩论当中,我可以无阻碍的输出我的观念,也可以对他们学校的public debate platform做出贡献。
可能这也是学校欣赏我的地方吧,觉得你这些能力是能够保证你学好这门课的,以及你的这个能力可以为我们学校做出一点贡献,那他就会对你的印象分好一点。”
申请建议
陈畅远还给了学弟学妹们一个很实际的建议,就是申请人文学科,一定要多一些准备,人文学科的申请有一部分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除了英国,她还申请了香港等地的学校,为自己多了一份保障。
陈畅远坦言她现在还在几份offer中做着选择:
“未来到底是从事哪一个专业领域,何去何从,我并不确定。港科大的质量金融专业我也很喜欢,所以我现在还必须要学很多门课来维持我学这些专业的可能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由衷的祝贺陈畅远同学,也愿她眼中总有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