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综合实力靠前的国际学校并不容易,不仅需要参加笔试,还需要参加面试。
每年春招、秋招季,绝大多数上海的国际学校,都会安排英语笔试和数学笔试,有些学校还会额外组织自然科学、理综等学科的考试。
如果不好好备考,想要顺利通过笔试,肯定是比较困难的。但就算过了笔试,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笔试过后,还要面试这一难关需要攻克!
今天,就来和大家盘点一下上海的国际学校在面试中都会提问哪些问题,又要如何作答。希望可以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并在接下来最后一班秋招末班车上派上用场~
自我介绍这一环节,是面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很多国际学校的面试官都是外国老师,所以自我介绍需要准备中英双语版本,英文版本一定要提前多练习几遍。
在自我介绍中,首先要阐述清楚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目前在读学校、特长和兴趣爱好等等。上述这些方面概括的阐述一下就可以,没必要说得太详细和具体,方便给面试官预留后续的提问空间。
整体介绍时长不需要太长,一般三分钟到五分钟即可,当然如果面试官有特殊要求,我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做完自我介绍之后,就到了常规问答的环节。
回答常规问题时,首先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回答原则:逻辑清晰、英文流利、表达流畅、自信大方。
很多常规问题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因为绝大多数国际学校都是“换汤不换药”,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学生本身和过往经历展开的,只要你在面试前做到充分准备,回答起来并不难。
那么,在常规问答环节,都会问到哪些问题呢?给各位同学整理了一些面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方便各位同学提前准备答案,顺利度过这一环节。
学校背景
1. 你最喜欢哪门课程?为什么?
2. 哪门课程对你来说挑战性最高?
3. 你最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
4. 你喜欢你的学校吗?为什么?
5. 当你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的时候,你要如何缓解?
课外活动
1. 你最喜欢哪项课外活动?
2. 你有哪些课外活动经历?
3. 你曾在哪些课外活动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个人生活/过往经历
1.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2. 你的英文名字是什么?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
3. 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4. 你是否经历过失败?通过这次失败的经历,你学习到了什么?
5. 哪个人对你的发展影响最大?
6. 你是否有过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未来规划
1. 在选择高中的时候,你最看重哪一方面?
2. 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学校读书?你最关注我们学校的哪一方面?
3. 除了我们学校,你还申请了哪些学校?
4. 我们录取你的理由是什么?
5. 你为什么要出国留学?你的留学目的国是哪里?
6. 你想要申请哪所大学?就读哪一专业?你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7. 你对我们学校是否有想问的问题?
除了常规问题,有些学校还会提问一些非常规问题,也就是开放型问题。
和常规问题相比,开放型问题的难度会更高一些,无法提前准备,很考验同学们的临场反应能力。
虽然每个学校的提问没有共性,但核心考察的内容无非就是围绕着那几个方面进行的,包括语言能力、兴趣爱好、抗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这里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几个方面,其中语言能力的考察,是贯穿整个面试流程的,所以一般不会在这一环节过于突出;兴趣爱好方面,在常规问答环节已经问过了,因此侧重点也不在这里;抗压能力方面,不同学校的侧重程度有所差异,一般会搭配着“过往经历”的相关提问进行考察,通常在“你最难忘/失败的经历”这一问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经过这样一轮分析,那么重点考察的内容,就只剩下学习能力这一方面了。友情建议,各位同学在参加面试之前,可以多总结一下自己的过往学习经历,准备一些素材和论据,这样在回答时,就可以尽量避免不知道说什么的情况。
那么究竟会问到哪些问题呢?
有些开放性问题是一些常规问题的延伸,比如说在回答“你喜欢什么学科”这一问题的时候,同学回答“我喜欢科学”。
面试官可能会接着问:“那你认为科研对人类的发展有着哪些重要作用?”
有些学校还会采取虚拟场景的形式进行提问,比如说“如果有天机器人可以取代人类,你要怎么办?”此类问题。
还有一种开放型考察形式,就是采取小组辩论、分组讨论的形式。学校会给同学们一个固定的话题,同学们展开该话题,进行回答。
同时需要注意,不管遇到什么形式的提问,延伸问题也好,小组讨论也罢,都要学会尽可能多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才可以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哦~